母犛牛 登高能耐更勝公牛

特約編譯  何昱文/譯寫

由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帶頭的一項新研究指出,當公犛牛只能在谷底踱步時,母犛牛已攀爬到平均15,994英尺的陡峭山坡上尋找牧草。

西藏的崑崙山,一群混雜著–母犛牛,年輕的公犛牛和6個月大的小犛牛,在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的懸崖附近休息。公的和母的犛牛都有濃密的長皮毛,來應付寒冷的天氣。   取自野生動物保護協會(WCS)這個高度對人類而言,已可能產生高山症,但很適合需求大量牧草的母犛牛群,特別是正在育幼的母犛牛。公犛牛的分布地區廣泛,一地往往聚集不過兩頭公犛牛,而母犛牛的聚集數目,平均在30頭。

野生的成年犛牛,從蹄到肩膀的高度約5〜7英尺(1.5至2.1米),重量約為670至2200磅(304至998公斤),比北美的野牛(bison)來的大。

研究主持人喬·伯格說,陡峭的地形,可能有助於保護小犛牛不受掠食者的侵害,而且越潮濕的草地,越能長出富含高蛋白質的牧草。這就是母犛牛不辭辛苦攀上陡峭高峰的原因。

研究團隊在惡劣的條件下工作,因為在溫和的氣候,很難追踪得到犛牛。

「這是冬天的末期,氣候非常冷」伯格說。伯格是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會員、蒙大拿大學(University of Montana)野生動物保護學的教授,以及國家地理雜誌的作家。「我想最冷的溫度是零下24度,況且我們是露營在外。」

研究人員還得穿越大片如伯格形容的「北極般的沙漠」,尋找散布廣泛的動物。

犛牛的乳汁,目前是藏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中新社西藏犛牛和北美野牛是近親

犛牛是熱帶以北體型最龐大的食草動物,比北美的野牛巨大,兩者是近親。像北美的野牛一樣,棲息在青康藏高原的犛牛,曾經受到被獵殺的威脅。

今天,中國和美國政府分別把牠們列為瀕危物種。大約20年前,在中國政府強力干涉之前,「人們可以看到犛牛的頭骨散布在高海拔的草原,就像150年前,北美野牛的頭骨在美國一樣」,伯格說。

犛牛和北美的野牛在許多方面非常類似,但也有不同之處。例如,北美野牛現身的地區是從墨西哥的奇瓦瓦沙漠(Chihuahuan Desert),到加拿大北部的常綠森林,但是犛牛則局限在亞洲寒冷的地區。研究報告並指出「目前還不清楚,犛牛在生態分隔的空間和時間上而言,是否與北美野牛並聯。」

此外,對北美野牛的研究已到一定程度,而犛牛因為棲息地偏遠,研究剛展開,但可以「提供保育者了解物種如何適應氣候,和面對生命的挑戰。」

了解犛牛如何居住在高海拔的棲息地,有助於加強在西藏喜馬拉雅山地區的保護項目,這裡是地球上冰川融化最快的地區之一。

不論威脅是來自冰川融化,偷獵,或與圈養的犛牛雜交,這項研究的結論,是「想了解促使犛牛之間改變的因素,必須從了解兩性應用空間的差別入手。」

犛牛聚集在毗鄰青藏高原的陡峭岩壁,這個岩壁是冰川退縮後形成的。  取自網路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