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化台灣 重現福爾摩沙野性之美

環境資訊中心報導

梅花鹿在平原上奔跑,台灣黑熊在山澗嬉戲,石虎在磐石上晒日光浴,這些只存在於早期台灣住民記憶中的景象已不復存在或難以見到,然而,隨著歐美一場新興保育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透過各界學者,專家及在地居民的努力,要重現這樣的光景,將不再是一場夢。

野化保育中,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扮演重要角色,狼就是掠食者之一。 /取自網路

隨著人與自然環境衝突日增,以及公民意識的抬頭,世界各地都開始意會到生態保育對人類存亡的重要性,但是,破壞永遠趕不上建設,面對因人為干擾而日漸消亡的生物多樣性,看似永無止盡的搶救讓人束手無策。然而,目前歐美地區新興的環境保育觀念「野化Rewilding」近年來努力的成果在國際展露頭角,或許能為這難解的困境,提供絕地重生的機會。

野化是一種大規模的保育行動,藉由利用日益增加的廢棄土地,進行高等掠食動物(Carnivores)及基石物種(Keystone Species)的保育,復育或野放,觸發營養級聯(Trophic Cascade)的生成,將人為干擾降到最低,促成生態的自然發展,吸引野生動植物進駐,並建立環境友善的廊道(Corridors)連結各保護區,營造人類與動植物能共同享有的空間,以此作為發展當地經濟的基礎。野化能直接或間接達到生態平衡,生態多樣性,水土保持,高水準生態旅遊,農村經濟復興,永續利用等多重正向目的。

……(閱讀更多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