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創造輿論氛圍 流浪狗公民審議失聲

記者 江幸芸/特稿

有些國外倍受好評的制度移地台灣,往往變了調,這周六即將畫下句點的「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恐怕就是如此。因為理當藉由會議的召開,促使社會大眾了解流浪狗這項公眾議題,結果從招募公民開始,歷經預備會議、正式會議、結論會議等歷程,耗時一個多月,卻連創造輿論氛圍都做不到!請問:你知道這個會議的舉行嗎?

「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明天畫下句點,但主辦單位態度被動,無法創造輿論氛圍,讓社會大眾有參與感。 何宜/攝

首先,先來簡單了解「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流程。在招募公民之前由主辦單位於去年8月選出執行委員,由執行委會規劃公民會議的教材、討論方向與流程;與會公民結果出爐後,公民將參加2天1夜的預備會議、2天1夜的正式會議,1天的結論確認會議。

在北歐,公民審議會議中的正式會議像個公共論壇,開放社會大眾旁聽與媒體採訪,而我國因礙於《個資法》規定,預備會議和正式會議都只能透過網路轉播。這樣的方式情有可原,但主辦單位農委會事前未主動通知媒體和大眾有「網路轉播」這回事,僅在招募公民前大張旗鼓召開記者會,而到會議舉行「當天」,才默默在官網放上轉播連結。

「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籌備之初,大張旗鼓舉辦記者會,但後續的會議、網路轉播等訊息卻未主動對外公布。 陳珊珊/攝

再者,Facebook的粉絲專頁現在已是各大活動必備的宣傳管道,然而「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完全沒在Facebook出現,只把會議訊息公告在官網。試問,如果沒有透過媒體、透過宣傳,廣招民眾來旁聽會議過程,人民如何才能有參與感?會議如何對大眾產生腦力激盪的效果?

相較於「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2012年舉辦的「代孕制度公民審議會議」在對外揭露訊息的部分就很盡責。除了有官方網站,他們也建立Facebook粉絲專頁,分享代孕制度相關新聞,也隨時在臉書更新會議進度,主動且公開地告訴社會大眾會議動向,創造「參與感」,不像「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給人閉門造車的感覺。

流浪狗管理政策各方意見不同,期能透過公民審議,讓政府聽聽民眾聲音。 何宜/攝

「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結論會議將於明天舉行。一場籌備已久的會議,行程應當早就決定了,但前幾天記者百般詢問,才得知會後有記者會,而8月13日,主辦單位才公布會議當天流程,記者會通知也遲遲不見蹤影。

相信多數民眾現在仍不曉得「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有網路轉播,也對會議進度一頭霧水,從公民審議會議開始到結束,除了招募公民的記者會,主辦單位的態度都相當被動。公民會議的結論僅作為政府日後制定政策時的參考,但應可透過開會過程讓大眾更加了解相關的社會議題,「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的執行方式,令人無法寄望花費的公帑曾在民眾腦海裡激起絲毫水花。

公民審議會議的意義

「公民會議」( Consensus conference,又稱共識會議)是由丹麥發展出來的民主參與模式。公民會議創造一個專家與非專家之間,以及不同的觀點和立場,非專業的公眾能在公共論壇中和專家對話、獲得必要知識,並在有訊息根據的基礎上,針對議題達成共識並調和衝突的觀點。

 

公民會議是具有訊息溝通與教育效果的公共事件,會議召開期間的公共討論與公民會議的結論,會向未與會的大眾溝通,也透過媒體報導而公開。歐盟研究發現,這樣的溝通效果讓經常舉辦公民會議的丹麥人,比其他歐洲國家更了解相關政策(如生物科技)的知識訊息,也較能接受國家政策。

 

不過,公民會議的結論對政策並無拘束力,但丹麥也有公民會議結論影響政策的案例,像是立法禁止僱主與保險公司利用基因篩檢資訊,即是採自公民會議中公民小組的結論報告。

 

資料來源:「北投溫泉博物館何去何從----社造協定公民會議」提供的公民會議基礎參考資料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