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動物實驗量略增 起因基改動物

記者 呂幼綸/綜合報導

英國BBC和 The Star 網站10日報導,去年英國共進行了412萬次動物實驗,比前一年增加了11,600次,增幅0.3%,讓動物保護運動人士抨擊英國政府言而無信。

基因改造小白鼠的動物實驗量日增,也被用於解決人類的不孕問題。 取自網路

英國內政部的數字顯示,超過一半的動物實驗都和繁殖經過基因改造的動物有關。基改動物(Genetically Modified animals ,簡稱GM animals)的繁殖增加了6%,而其他方面的動物實驗則減少了5%。

使用的實驗動物以小白老鼠為最大宗,總計有308萬次、佔75%,其餘為魚和大鼠。

自由民主黨民政部長諾曼.貝克(Norman Baker)對基改動物的增加趨勢表示關切,特別是斑馬魚(zebra fish)的基因改造運用。

大家熟悉的螢光魚,其實就是基改斑馬魚的一種。 取自網路

動物實驗數量位居全球第一的英國,動物用量逐年走高,直至英國政府在2010年時承諾要「終結家用產品的動物試驗,並減少科學研究上的動物實驗」,才踩下煞車。

倫敦國王學院的莫里斯教授指出,如果排除繁殖基改動物,2013年科學家所稱的動物實驗實際減少了5%。他表示,繁殖基改動物的增加是現代基因技術發展的反映──「我們能夠更凖確的模擬更複雜的疾病」。

對於部分動物保護組織指稱動物實驗已經過時,許多科學家不表認同,反而認為儘管其他科技領域如幹細胞技術有了很大發展,但動物實驗仍是不可缺少的。

支持基改動物的科學家尤其聲稱,這類動物實驗有助於了解人類的早期病變,像是癌症和老年癡呆症。

基改斑馬魚的用途:

基改魚的發展主要有鮭魚與螢光斑馬魚兩種。源自美國的基改鮭魚可以使得鮭魚長的更快更大。台灣則有由台大學者研發出、交邰港科技公司生產的螢光斑馬魚,將水母、珊瑚的顏色基因轉殖進入斑馬魚,產生綠色、紅色或者螢光色的觀賞魚種,並行銷至國內外。

 

新加坡大學所研發的螢光斑馬魚也銷售到美國各州,但加州以安全的理由,至今仍未允許上市。

 

2012年台北馬偕醫院與中原大學合作,開發出基因轉殖的肥胖斑馬魚,體型較胖、血糖調節能力差,症狀跟人類肥胖症相同,由於成本低,被視為解開人體肥胖之因的利器,用於減肥藥物的前期測試。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