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寶寶 爸爸逝世後10年出生

特約編譯  何昱文/譯寫

動物園管理員對犀牛寶寶莫妮卡的誕生,非常興奮,不僅僅因為牠是這麼的可愛;也因為牠的誕生,對瀕臨滅絕的動物是一件大事, 牠在父親去逝整整10年後才到來。

犀牛寶寶莫尼卡(Monica)和媽媽扎西(Tashi)。莫妮卡在2014年6月5日下午3:30分,誕生於水牛城動物園,牠是一頭144磅的雌性印度犀牛,也是第一頭已逝、未生育的雄性犀牛的後代。

由於自然棲地的喪失、盗獵猖獗,印度犀牛的生存飽受威脅,今日在北美,只有59頭圈養的印度犀牛,而野外也只剩2,500頭而已。犀牛寶寶莫妮卡的誕生是透過人工授精而成,被稱為「世界各地瀕危物種的重大勝利。」

「我們對水牛城動物園的新寶寶,一直是竭誠歡迎,但犀牛寶寶的出生特別令人興奮,因為所涉及的科學是拯救瀕危動物的關鍵。」水牛城動物園的總裁唐娜·費爾南德斯(Donna Fernandes)說。

如果不是辛辛那提(Cincinnati)動物園和在392英里外的水牛城動物園兩園員工的合作,莫妮卡就不會在這裡了。

莫妮卡的父親吉米(Jimmy)居住於辛辛那提動物園,在2004年去世之前,牠的精子被儲存於華氏零下320度的低溫儲存罐內。去年,該儲存罐被運到水牛城動物園,那裡住著一頭名為扎西的17歲犀牛媽媽,牠曾在2004年和2008年自然分娩。由於扎西的伴侶已經死亡,而動物園的年輕雄性印度犀牛還不到做父親的時候,但時間非常關鍵,因為犀牛的孕期如果間隔太久,可能會造成不育。

小犀牛莫妮卡和媽媽仍在培養感情中。

於是在2013年2月份,辛辛那提動物園的生殖生理學家莫妮卡·史度普斯(Monica Stoops),與水牛城動物園的犀牛看護員喬·豪瑟(Joe Hauser)和獸醫庫爾特·傅雷(Kurt Volle)合作,完成一個成功授精的過程,讓扎西進入15  至16個月的妊娠期。

「扎西和小犀牛都很好,此時都待在室內培養感情」豪瑟在一份聲明中說。

目前還沒有決定,什麼時候讓犀牛寶寶首度公開亮相,可能要等幾個星期,讓犀牛看護員有足夠時間監看牠的成長。但這段期間,工作人員已經搶拍了莫妮卡與牠母親相倚休息、與豪瑟和史度普斯在一起,以及牠仔細注視那罐導致牠出生的低溫罐時的可愛照片。

豪瑟說明,水牛城動物園為犀牛寶寶取名為莫妮卡,並不是巧合,因為「如果沒有莫妮卡•史度普斯博士投入無數心血和時間,為延續這一物種所做的奉獻,以及人工授精的科學發展,這隻小犀牛就不會在這裡了!」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