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生命耗損 實驗動物有替代教具

記者 李娉婷/報導

我們一般認知的實驗動物,不外乎小白鼠、兔子、米格魯等,但是你知道其實只要是會出現在課堂上、教育展示使用的,例如蠶寶寶、鍬形蟲等,都可以叫做實驗動物嗎?不是只有科學家會使用實驗動物,在求學途中,每個人一定多少都有接觸過實驗動物,而在造成最小的傷害下讓學子使用這些實驗動物,也是動保教育重要的一環。

各種解剖實驗替代教材,不需要動刀就能清楚了解構造,絨毛玩具則是讓學生練習正確抓老鼠的姿勢。 關懷生命協會/提供

國家實驗動物中心企劃推廣組組長秦咸靜博士表示,在對學童進行動物實驗的生命教育時,除了實驗需遵守的3R (Reduction減量、Refinement精緻化、Replacement取代)外,另外加入一個也非常重要的R----Responsibility對實驗內容及結果負責。

大部分的人一定都做過動物實驗!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小學時期的蠶寶寶飼養觀察----當時你對這些生命的認知是什麼?動保教育教師研習營計畫總召湯宜之提出了自己求學時與兒子求學時的差異,簡單的說明正確使用實驗動物對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蠶寶寶也是實驗動物的一種。 取自網路

湯宜之表示,她自己還是小孩時,從一盒蠶寶寶養到繁殖了好幾百隻,最後被媽媽放進冰箱「安樂死」,而課程結束後,沒有人對這些蠶寶寶有責任感。但到她兒子這一代,大兒子只帶了一隻蠶寶寶回家,並告訴她老師說:「想養並且會好好照顧蠶寶寶的人才能拿、一人只能帶一隻、要對牠負責」,對生命負責任的教育,從養小昆蟲就開始。

除了中小學生的生命教育外,有些專業科系的大學生,需要經過動物練習才能實際進行治療,這種不可避免使用動物練習的狀況下,也發展出許多替代教具,讓學生不需要在初階段就使用實驗動物,減少生命的耗損。

重量與觸感都擬真的大鼠模型,讓學子練習大鼠抽血,減少實驗失誤造成的痛苦與不必要犧牲。 李娉婷/攝

有些外科訓練,並不會直接使用動物,而是用各種蔬果替代練習切割與縫合。 關懷生命協會/提供

就像不是只有養寵物的人才需要釐清飼主責任一樣,沒有寵物的人也需要知道對待寵物的倫理,對於實驗動物也是相同,小至觀察、大至會奪取動物生命的實驗,都跟你我息息相關,人類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醫療用品、保健食品都經過動物實驗,我們應該對實驗動物懷抱感謝與尊重,在愛護動物與科學需求間,思考平衡點。

 

在動物保護觀念高漲的現代,動物實驗是相當敏感的議題,研究人員與愛護動物人士們常常處於對立狀態,不過這次動保團體主動碰觸了這個議題!在教師研習活動中,加入實驗動物相關議題。

由農委會指導、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與台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計畫主辦的「動保教育環島教師研習」中,7月4日的台北場與7月10日的台南場獲得國家實驗動物中心支持,主講實驗動物倫理。
此報導為7月4日台北場部分演講內容。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